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尋找美味的方式

   
         上網尋找美食,進入電子商務的網頁,林林總總類似食品佔滿整個畫面,要找瓶紅酒有網頁特賣熱區、排行榜熱銷區、大數據統計購買 A者常也選擇 B或 C,您也有另外的選擇方式如產地、品牌、瓶型(CC數)。近來有看到一個新的選項,相似產品.一瓶 50 RMB的紅酒,點進去看類似產品約有300種,價格由19到1390 RMB。除了紅酒兩個字之外,實在看不到相似之處。





        食物的重要選擇因素應該還是喜歡的味道再其次是考慮價格等,每一個個人喜歡的味道不是單一一種,如何要他詳細描述或說明。
         換個方式來看看,一到食物經過官能品嚐訂出這道食物的香氣、味道、口感、餘韻等特徵並且用 food tag-1 來紀錄,甲、乙、丙同時吃了這道菜,甲非常喜歡這道菜,乙不喜歡也不討厭,丙卻非常厭惡此道菜。換句話來說與 food tag-1相似的食物,甲應該會喜歡且丙應該敬而遠之,可以用來精準搜尋標的物。


       一個人喜歡的食物味道極可能與食物之中某些特徵有關,food tag可以找到其中的關聯性。有一首老歌“美酒加咖啡”,為何喝美酒時會想要喝咖啡,我想了很久才漸漸體會出來,威士忌是用蒸餾的酒精浸放在橡木桶內多年才形成的,橡木桶具有豐富的有機物質,經過烈火烘烤過後產生咖啡醇及類似咖啡的滋味物,如同咖啡豆經過烘培後的效果,但是其滋味物的濃度遠不及咖啡,在你品嘗威士忌時,潛意識中一直覺得咖啡醇不夠。

       
          如此一來烤肉中也具有類似得特徵如堅果香、略苦、咖啡醇(烤肉香)、煙燻味等,很有可能他也喜歡烤肉的滋味。
         善加應用及發展此技術或許下列應用可以成功,由實體試吃活動或網路交易資訊收集到的資訊推算出那些味道類似的產品可能也是客戶所需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